專家學者齊聚深圳,共同探討現代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
2024年11月14日,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推進聯盟大會在深圳召開,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趙春江等多位專家悉數登臺,圍繞設施種植、設施畜牧、設施漁業、技術裝備、金融保險、用地政策等主題作主旨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趙春江以“智慧設施農業技術裝備發展現狀與展望”為題作專題報告,系統介紹了我國設施園藝產業總體情況、國外智慧設施園藝可借鑒技術模式、我國智慧設施園藝技術裝備發展情況以及全球智慧設施農業未來發展趨勢。他表示,現代農業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智慧農業工程科技的發展已成為國際上現代化農業技術發展前沿。
農業農村部工程建設服務中心主任郭紅宇以“打造綜合融資服務平臺 為設施農業持續注入金融活水”為題,詳細介紹了農業農村重大項目綜合融資服務平臺。該平臺具有“政策發布、項目儲備、評估篩查、協助對接、融資輔導、財政撬動、統計分析、案例分享、生態圈建設”等九大功能,是財政撬動金融社會資本的有效工具和抓手。
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齊飛以“新質生產力視角下的溫室技術創新”為題,分享了大食物觀背景下,我國溫室技術面臨的困惑與期待,介紹了國內外在播種、分級、移苗、嫁接、收獲等全環節一系列新技術新裝備,并提出要在困惑和期待中創新、在探索和突破中創新、在明辨和奮進中創新,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落地見效,推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不斷提高作業精度、降低投入品、提高生產質量、減少碳排放。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熊本海以“我國畜牧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挑戰及智慧畜牧業研究進展”為題,首先闡明我國畜牧業產業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智慧畜牧業的發展情況。之后介紹了人工智能如何應用于智慧畜牧業,指出智慧畜牧業發展要經歷數字畜牧業、畜牧業+互聯網、畜牧業+AI、智能畜牧業四個階段,并進一步探討了智慧畜牧業與智慧牧場的未來。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趙然以“綠色高效智能水產養殖工廠關鍵技術與裝備”為題,從水產養殖環境、養殖對象、養殖裝備、菌群、能源五個方面,就數字化、智能化、工廠化的工作原理與產量效益等內容進行全方位分享,涵蓋水產養殖傳感器、養殖對象數字化技術、智能作業裝備與機器人、養殖模型與智能管控平臺等研究開發進展,以及多個智能化水產養殖工廠的應用案例。
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戴勁以“設施農業用地政策梳理與解讀”為題,對設施農業用地、設施農用地、農業設施建設用地等概念的內涵進行了明確辨析,梳理了國家設施農業用地政策演變、管理思路與特點,對各地差別化政策和耕地占補平衡背景下的設施農業用地政策調整思路、占補平衡管理方式進行了解讀。
中信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數字農業部總經理田明以“構建自主可控的農業開源鴻蒙操作系統”為題,詳細介紹了農業鴻蒙系統構成、邏輯框架、北向開發和南向應用等內容。該系統可廣泛用于育種、播種、施肥、耕作、防病蟲害等多個農業生產環節,為智慧育種、數字種養植、涉農金融數字化監管、農民教育培訓、農業數據交易中心、政府農業數據治理等場景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農業農村部有關司局和事業單位,科研單位、頭部企業、金融機構、設施農業創新引領區及主體代表共300余人參加大會。此次主旨報告交流活動得到了與會嘉賓和參會代表的高度評價,不僅更深入認識了目前現代設施農業的現狀問題,還了解了國內外的新技術新裝備等前沿信息。未來,我們將搭建更多行業交流平臺,與更多行業同仁攜手并進,共同開創現代設施農業的新篇章。